自考汉语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
心理与教育统计是什么
心理与教育统计是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学会如何搜集、整理统计数据和资料,并能正确使用统计方法。为学生学习其它课程、阅读专业书刊、从事科学研究奠定牢固的统计学基础。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一、了解统计图、表的结构及编制原则;能正确编制和解释统计表与统计图
二、掌握对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常用指标的正确选择,了解相关分析的意义、相关的种类、熟练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应用,并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三、了解概率的基础知识,掌握二项分布的性质和应用,掌握描述正态分布特征的两个参数及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掌握标准正态分布表的查法,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和应用。
四、掌握抽样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了解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掌握2分布表、t分布表、F分布表的查法。掌握总体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
五、了解假设检验的意义、基本原理和步骤,理解应用假设检验时需注意的问题,掌握两组比较的可比性原则及统计第Ⅰ类错误及第Ⅱ类错误的含义, 掌握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掌握两总体平均数、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六、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了解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特点,掌握上述两种设计类型的方差分析法及用于多个平均数之间比较的q检验;了解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实验设计和基本思想,并掌握其方差分析的方法。
七、了解计数资料的资料特点,掌握比率的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X2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四格表资料(两个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熟悉行x列表资料(多个样本率比较,两个或多个构成比比较,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的X2检验。
八、了解非参数检验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符号秩次检验、秩和检验、秩次方差分析等几种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是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是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体系、设计模式和组织原则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其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并且也明确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目标、设计思想和课堂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并从智能训练、认识与悦纳自我、学习心理辅导、协调人际关系、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性心理教育、消费与休闲心理辅导、生命教育等方面,透过具体的活动设计,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课程采用讲授、分析讨论、教案编写、课堂模拟和观摩见习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应用性技能的掌握。
另外,本课程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学科关系密切。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在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与组织。而心理卫生学提供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心理保健知识,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心理咨询与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与矫正,它主要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
透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应用有关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编写,并初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组织与评价,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础。